這是一篇有點時間的....抱怨文吧
但是在這篇中,我表達了我對攝影的想法與看法
每個人都可以有不一樣的意見,但是,該有的禮貌與尊重都應該要具備
不管是我的朋友,或是即將踏入攝影這個圈子的人.....
每個人對於攝影的看法都不完全相同,但是想拍出自己喜歡且美麗的照片的心情應該都是一樣的吧
但是,在不同地方都應該有不同的態度跟方法面對,我們就來聊聊一些最常面對的狀況吧!
第一點,我想先來聊聊關於展場拍照的事情
最近可能很多人都發現拿著高檔相機跟頂級鏡頭的攝影人越來越多
但是,我們不禁想問:他們真的知道什麼是攝影嗎?
拍照跟攝影畢竟是有用字上的差異
我簡單舉一句適才某位model跟我說的話:
「看到這麼多人拿著昂貴的相機跟鏡頭,但是同一個姿勢跟畫面拍那麼多張,到底有什麼意義?」
這一句話我想是道破了一個關鍵--物以稀為貴,大量相同的事物只是重複不斷的垃圾而已
而在拍照的經歷中,我也曾經從小數位相機,進步到現在拿單眼相機配上還不錯的鏡頭
可是往往就會聽到不拍照的人說:「唉啊~那些都只是專門拍妹的宅男」,心裡面真的是五味雜陳
因為某些人的作法或態度,不管是廠商、參觀者或是model本身,都已經越來越不會尊重「攝影師」這個稱號了
攝影師,已經成為拿著相機的人的通稱了....
最美好的畫面永遠只有那一瞬間,小孩看見心愛之物的笑臉、求婚驚喜時女孩喜悅的眼淚、獲勝當時選手欣喜的狂放、失敗落寞悲傷的身影...這些瞬間都是不能重複也無法重來的
那同樣的,在展場上的畫面有可能重複嗎?
理論上可能有,因為展場上的活動都是不斷重複的
但是根據時間不同,人物不同甚至是與台下民眾的不同,台上model的肢體動作跟專注度也有所不同
一舉手一投足之間,都會有不一樣的情境與動作出現
當然,為了捕捉無法掌握的畫面,連拍對我們目前使用數位相機的人來說,是必須且常用的手法
但是展場畢竟不比賽車、球類運動或是其他有著高速移動的場地,拿著高檔相機跟機關槍一樣連打其實一點意義都沒有....
畢竟展場上的「節奏」,其實是我們可以掌握的,跟隨著音樂、跟隨著主持人的語調甚至跟隨著model本身的肢體語言
我們都應該能夠去體會甚至掌握住最棒或接近最棒的一瞬間
看過我照片的同好,或許都會訝異於為什麼我時常能夠掌握行走、奔跑或是舞動的那一瞬間
我的設備只是兩年多前採買的Canon 40D,我就算開連拍也只是用一般速度(3張/sec)
設備不是絕對,而是在於是否能夠抓到那些節奏....
展場中其實有很多可以拍攝的,我最初也是從拍攝展場開始練功,展場拍照不用也不應該搞的跟拍花名冊一樣,或許拍的人沒感覺,但是被拍的人其實不見得喜歡每次都這樣被拍...
-------這是分隔線-------
第二個,我想談談外拍時候的現況,這邊我用「外拍」一詞代表外拍、旅拍、棚拍或約拍等等不同的狀態,總之就是一起花錢請model來拍照。
展場拍攝畢竟因為人多、服裝或是受限制的場地,因此對於某些欣賞的model沒辦法盡情拍攝,因此透過某些單位或主持人的協助,我們便有拍攝該位model的機會。很高興的去拍照之後,卻發現照片跟在展場拍攝的沒有差別,那請問,花了錢去外拍跟花門票錢去展場拍照有何差異?!門票還比較便宜,可以拍的人還更多
包含自己花錢的場子在內,我跟過幾次外拍,其實我心中一直有一種感觸:為什麼很多攝影人沒辦法根據現場狀態與場景,去設計規劃有意念的照片?
我一直不懂這些狀況,但是當我跟一些攝影人閒聊之後(這些人包含同好或是其他人),發現他們大多只是為了「拍照」而拍照,並沒有真的想要去「攝影」...無言
坊間有很多攝影書,都有指點我們如何在特定環境下用最棒的設定去拍攝很漂亮的照片。對,跟著學習的確可以拍攝出不錯的照片,但是,我想問的是:請問你想表達什麼?
用腳架拍攝日出或黃昏,很棒;大光圈拍出奶油般散景,很棒;高ISO拍出色彩豐富的夜景,很棒;但,攝影者的意念呢?如果今天的日出或黃昏,不能給你感動,那麼拍攝出來的照片,也就是天文現象記錄而已;在每個不同地點都用相同的大光圈散景,那麼去玉山山頂跟自家的廁所也沒什麼差異;誇耀機身的電子或物理特性,結果拍出來的只是雜光片片,那可能一台傻瓜還比較好用....
相機只是工具,就跟關刀一樣,但不是每個人都是關公能夠自由揮灑自如.....
這時候不得不提到一些人的心態問題
很愛拍照(或說拍美女?!)但是真要他們出錢購買門票進入展場,他們又千百個不願意
只會不斷抱怨說這個廠商怎麼管制這麼嚴,讓他們不能用免費的方式進場拍妹...
要不然就是千方百計想搞個身分參加記者會....這些有意義嗎?
其實,廠商、公關或是活動公司都看在眼裡,最近幾次就已經有相對應的措施了
像是Sony一直不准拍照,資訊月時華碩直接禁止拍照,更狠一點的是直接把model預算取消...
在廠商沒有得到應有的行銷效果時,他們還會願意花錢嗎?
很想問問那些愛拍妹的人,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覺得是幫妹拍照很開心,結果直接或間接影響他們工作
真的接不到或被砍的時候,你們會出來幫忙嗎?...唉.....
這篇文章只是大致上說說我目前心中的想法,野人獻曝一下,如果有同好在看完我碎碎念之後,還是覺得想要找我一起討論攝影的意念的話,我就來著手規劃攝影研習交流吧
2011年5月26日
2011年5月25日
七點,早安台北
台大這邊的麥當勞,早上七點之前是不一樣的世界
靜靜的,悄悄的
除了早起或還沒睡的學生之外
就是一些看似疲憊卻又茫然不知未來的中老年人....
或許許多人看慣了台北的忙碌或多采多姿
卻往往忽略掉在光鮮的外表下,可能隱藏著不想為人所知的痛
可能我不該這麼說,但是有多少人真的體察過
台北,這個號稱世界一流城市,又是台灣首都的城市
其實有多少黑暗,多少秘密還公開地不讓人知道?!
總之,天是亮了,不管願不願意,黑暗還是要退位
七點,早安台北
靜靜的,悄悄的
除了早起或還沒睡的學生之外
就是一些看似疲憊卻又茫然不知未來的中老年人....
或許許多人看慣了台北的忙碌或多采多姿
卻往往忽略掉在光鮮的外表下,可能隱藏著不想為人所知的痛
可能我不該這麼說,但是有多少人真的體察過
台北,這個號稱世界一流城市,又是台灣首都的城市
其實有多少黑暗,多少秘密還公開地不讓人知道?!
總之,天是亮了,不管願不願意,黑暗還是要退位
七點,早安台北
2011年5月16日
2011年5月14日
ChromeBook真的那麼完美?
台灣時間2011/05/12時,資訊線相關新聞媒體都瘋了,因為Google I/O大會中發表了採用ChromeOS的筆電,分別由Acer與Samsung拔得頭籌,得以率先推出有別於Windows、MacOS甚至是Linux陣營的新作業系統筆電。但是在大家一窩蜂的捧場與叫好的聲浪中,我不禁想要問這些人:有沒有想過純網路化作業系統可能帶來的問題?
當然,Google已經表示有部分的ap將能以下載plugin(或套件)的方式,讓使用者能夠以「離線」方式繼續操作,像是文件編輯、試算表編輯或是其他項目。但,這真的是現在人使用的全部嗎?我相信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雖然HTML5已經能夠提供多媒體播放、編輯或是其他應用服務的支援,不過畢竟Web-based的軟體有其一定的限制,最主要的是他一定得依附在瀏覽器之下。過去有許多軟體雖然號稱可以模擬PC的實際操作,但是那都得仰賴JVM的協助,也就是說它其實是透過虛擬化的方式在瀏覽器中模擬成真實電腦操作,這種方式對效能及可用性上都會讓人產生疑慮。
其實細看其內文,Google自己都表示「Google清楚替Chromebook作出定位,指出它可讓使用者坐在沙發上運算、作為第二台工作電腦、可在咖啡廳或圖書館作為出借之用,以及可與家中成員分享的第二台電腦。 」這句話的意思其很明顯,Google自己都還不期望這一代的Google Chromebook能夠完全替代現行的PC/NB,而只是作為基本備用或分享之用的「第二台」電腦。
Chromebook是有可能成功的。但是先決條件就是使用者要能夠完全習慣且適應網路化的操作環境,並且應用程式的使用及效能可與目前本機端軟體相抗衡,最為重要的就是網路環境要達到全面化,無論在哪邊都可以順暢連線,這才是所謂的「網路筆電」(我想稱它為「Internetbook」或「Webook」,恕不用netbook一詞,因為那有點被玩爛了),而要走到這個地步....試試看10年後吧!
當然,Google已經表示有部分的ap將能以下載plugin(或套件)的方式,讓使用者能夠以「離線」方式繼續操作,像是文件編輯、試算表編輯或是其他項目。但,這真的是現在人使用的全部嗎?我相信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雖然HTML5已經能夠提供多媒體播放、編輯或是其他應用服務的支援,不過畢竟Web-based的軟體有其一定的限制,最主要的是他一定得依附在瀏覽器之下。過去有許多軟體雖然號稱可以模擬PC的實際操作,但是那都得仰賴JVM的協助,也就是說它其實是透過虛擬化的方式在瀏覽器中模擬成真實電腦操作,這種方式對效能及可用性上都會讓人產生疑慮。
其實細看其內文,Google自己都表示「Google清楚替Chromebook作出定位,指出它可讓使用者坐在沙發上運算、作為第二台工作電腦、可在咖啡廳或圖書館作為出借之用,以及可與家中成員分享的第二台電腦。 」這句話的意思其很明顯,Google自己都還不期望這一代的Google Chromebook能夠完全替代現行的PC/NB,而只是作為基本備用或分享之用的「第二台」電腦。
Chromebook是有可能成功的。但是先決條件就是使用者要能夠完全習慣且適應網路化的操作環境,並且應用程式的使用及效能可與目前本機端軟體相抗衡,最為重要的就是網路環境要達到全面化,無論在哪邊都可以順暢連線,這才是所謂的「網路筆電」(我想稱它為「Internetbook」或「Webook」,恕不用netbook一詞,因為那有點被玩爛了),而要走到這個地步....試試看10年後吧!
2011年5月11日
微軟買Skype之我見
這兩天轟動資通訊界最大的新聞,大概就是微軟決定耗資85億美元買下Skype,而且是現金唷!很多新聞評析都認為微軟是想在網際網路與手機領域有更大的作為。如:
新華社:新聞分析:微軟斥資85億美元收購Skype 欲打翻身仗
香港財經日報:微軟收購Skype WP智能手機獲益巨大
當然,這是很顯而易見的走向,因為從不同角度而言,微軟產品的通連網路中,的確少了一套強而有力且易於操作的語音暨文字通訊軟體,以Windows Live平台來說,Messenger其實還是過於難操作,特別是在最近的幾次更新中,都讓人詬病不已。會有這種想法,認為微軟買下Skype是為了改善Windows Live Messenger、Xbox Live或是Windows Phone,都是相當有理由且根據的。
但若以我在企業領域的經驗來看,光只是消費端部分應該不太可能刺激微軟方面以85億美元買下一間年年虧損的公司。會有採購Skype的動作,必然有著商業策略及技術轉移方面的考量。而我觀察的重點在於企業端的語音解決方案。
過去在討論VoIP與其他整合通訊解決方案時,Skype一直是其他廠商的潛在對手,甚至也有針對Skype整合推出的硬體,如VoSky等。但是由於牽涉到頻寬、硬體與應用程式的整合性,VoSky等產品雖然好用,但是往往會遇到效能不足、通道數不夠及管理性等問題。
而我們也知道,微軟這幾年在整合通訊上的動作與發展相當大,包含OCS到現在的Lync,微軟的態勢表達的相當明顯:我就是希望能夠從軟硬整合的角度,取代掉現行的所有語音交換器(PBX)。這是一項相當大的賭注,而且就目前來看,戰局依然混沌不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PBX發展已經歷經超過一甲子,相關的技術、硬體乃至於管理等,都已經相當成熟,且可靠度也受到一定的青睞,在短時間內試圖以數位方式取代傳統類比的穩定及可靠是相當困難的,況且微軟有太多前例導致信心程度不足了...(笑
如果觀察OCS/Lync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微軟是逐漸地希望把傳統語音的硬體取代(或說淘汰)出去,最開始先取代Media Gateway,後來整合了IP與Legacy網路,到了Lync不但能夠整合PBX(在OCS 2007/R2就可以了),甚至還導入軟體PBX的方式,希望能夠整個把傳統硬體交換器淘汰出局。其實在微軟的角度中,甚至也大方的承認Lync 2010就是為了徹底改造現有的企業通連架構,並以IP網路產品全面取代傳統電信設備。
這次收購Skype,就我個人而言,除了上述那些市場分析師的看法之外,另外就是每年不斷增加的企業通訊市場。根據統計,去年(2010)的全球VoIP市場的服務收入就已經達到35億美元,2009年的全球電信服務市場則達到1.52兆美元,在這種狀況之下,如果微軟可以透過85億美元併購Skype,從而在企業端甚至是全球語音通訊市場佔有「一小塊」地盤,這樣的投資是相當划算且具有高報酬率的。
當然,目前都還只是在捕風捉影中,真正箇中緣由還需要微軟或Skype方面的人出來說吧....
新華社:新聞分析:微軟斥資85億美元收購Skype 欲打翻身仗
香港財經日報:微軟收購Skype WP智能手機獲益巨大
當然,這是很顯而易見的走向,因為從不同角度而言,微軟產品的通連網路中,的確少了一套強而有力且易於操作的語音暨文字通訊軟體,以Windows Live平台來說,Messenger其實還是過於難操作,特別是在最近的幾次更新中,都讓人詬病不已。會有這種想法,認為微軟買下Skype是為了改善Windows Live Messenger、Xbox Live或是Windows Phone,都是相當有理由且根據的。
但若以我在企業領域的經驗來看,光只是消費端部分應該不太可能刺激微軟方面以85億美元買下一間年年虧損的公司。會有採購Skype的動作,必然有著商業策略及技術轉移方面的考量。而我觀察的重點在於企業端的語音解決方案。
過去在討論VoIP與其他整合通訊解決方案時,Skype一直是其他廠商的潛在對手,甚至也有針對Skype整合推出的硬體,如VoSky等。但是由於牽涉到頻寬、硬體與應用程式的整合性,VoSky等產品雖然好用,但是往往會遇到效能不足、通道數不夠及管理性等問題。
而我們也知道,微軟這幾年在整合通訊上的動作與發展相當大,包含OCS到現在的Lync,微軟的態勢表達的相當明顯:我就是希望能夠從軟硬整合的角度,取代掉現行的所有語音交換器(PBX)。這是一項相當大的賭注,而且就目前來看,戰局依然混沌不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PBX發展已經歷經超過一甲子,相關的技術、硬體乃至於管理等,都已經相當成熟,且可靠度也受到一定的青睞,在短時間內試圖以數位方式取代傳統類比的穩定及可靠是相當困難的,況且微軟有太多前例導致信心程度不足了...(笑
如果觀察OCS/Lync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微軟是逐漸地希望把傳統語音的硬體取代(或說淘汰)出去,最開始先取代Media Gateway,後來整合了IP與Legacy網路,到了Lync不但能夠整合PBX(在OCS 2007/R2就可以了),甚至還導入軟體PBX的方式,希望能夠整個把傳統硬體交換器淘汰出局。其實在微軟的角度中,甚至也大方的承認Lync 2010就是為了徹底改造現有的企業通連架構,並以IP網路產品全面取代傳統電信設備。
這次收購Skype,就我個人而言,除了上述那些市場分析師的看法之外,另外就是每年不斷增加的企業通訊市場。根據統計,去年(2010)的全球VoIP市場的服務收入就已經達到35億美元,2009年的全球電信服務市場則達到1.52兆美元,在這種狀況之下,如果微軟可以透過85億美元併購Skype,從而在企業端甚至是全球語音通訊市場佔有「一小塊」地盤,這樣的投資是相當划算且具有高報酬率的。
當然,目前都還只是在捕風捉影中,真正箇中緣由還需要微軟或Skype方面的人出來說吧....
2011年5月9日
2011年5月7日
回憶滿滿的Aniki burger
一講到美式餐廳,大多數人腦海中都會浮現長長的吧台,滿滿的啤酒跟來去穿梭的人群吧
但是開在SOGO百貨敦化館旁邊的Aniki Burger(阿尼基漢堡)卻是走著另一種風味
讓我們先看看店裡面的裝潢吧
光是這幾張照片,應該就可以感受到Aniki裡面的懷舊風格了吧,除了照片中的幾個特色之外
其實還有很多小細節保留了50,60年代的人文特質唷!像是尫仔標、彈珠台(同時也是餐桌)、大同寶寶、彈珠汽水...
相當適合喜歡懷舊風味的人去
除了裝潢之外,另一項特色當然就是吃的囉(廢話!那是餐廳嘛!)
Aniki主打的就是漢堡,漢堡的種類也相當多種,詳細內容不在這邊贅述,請看他們的菜單網頁
Aniki的豐富菜單
這次我吃的,當然就是份量相當多的「雙層飽嗝牛肉漢堡」囉!聽到這個名字,應該可以想像其份量吧!
我的食量基本上是需要兩個麥當勞漢堡(三層牛肉+麥香魚),才會讓我有相當的飽足感
不過再吃了Aniki的漢堡之後....我必須承認,的確打了一個大大的飽嗝,一整個爽啊~
在漢堡排的處理上,Aniki選擇盡量保存肉排中鮮美肉汁,同時將外皮煎烤至微焦
在一口咬下之時,不但感覺到有一定的咬勁,同時瞬間發散的肉汁與香氣,更讓人捨不得張嘴
說了很多,來看看漢堡的真面貌吧!
下一張是另外一款漢堡,可是名字我忘了...XD
或許有人擔心漢堡太油或份量太多,Aniki也有三明治唷!
不只是主菜(漢堡、三明治)之類的口感與味道令人滿意,配菜部分也頗具「誠意」
薯條部分不但處理的外皮酥脆,內裡蓬鬆,同時份量也相當充足,讓同行的友人甚至發出「光吃薯條就夠飽了!」的評語
另外還有焗烤馬鈴薯皮也是一絕,只有吃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那種又脆又融合了起司芳香的口感
基本上,Aniki Burger我推薦給食量大,且喜歡肉汁在嘴裡噴發的人去吃
對於食量比較小的人,最好是結伴同行,不但可以享受不同口味,同時也不會有吃不完浪費的遺憾
Aniki Burger的地址:
檢視較大的地圖
推薦交通方式:捷運板南線,忠孝敦化下車
但是開在SOGO百貨敦化館旁邊的Aniki Burger(阿尼基漢堡)卻是走著另一種風味
讓我們先看看店裡面的裝潢吧
光是這幾張照片,應該就可以感受到Aniki裡面的懷舊風格了吧,除了照片中的幾個特色之外
其實還有很多小細節保留了50,60年代的人文特質唷!像是尫仔標、彈珠台(同時也是餐桌)、大同寶寶、彈珠汽水...
相當適合喜歡懷舊風味的人去
除了裝潢之外,另一項特色當然就是吃的囉(廢話!那是餐廳嘛!)
Aniki主打的就是漢堡,漢堡的種類也相當多種,詳細內容不在這邊贅述,請看他們的菜單網頁
Aniki的豐富菜單
這次我吃的,當然就是份量相當多的「雙層飽嗝牛肉漢堡」囉!聽到這個名字,應該可以想像其份量吧!
我的食量基本上是需要兩個麥當勞漢堡(三層牛肉+麥香魚),才會讓我有相當的飽足感
不過再吃了Aniki的漢堡之後....我必須承認,的確打了一個大大的飽嗝,一整個爽啊~
在漢堡排的處理上,Aniki選擇盡量保存肉排中鮮美肉汁,同時將外皮煎烤至微焦
在一口咬下之時,不但感覺到有一定的咬勁,同時瞬間發散的肉汁與香氣,更讓人捨不得張嘴
說了很多,來看看漢堡的真面貌吧!
下一張是另外一款漢堡,可是名字我忘了...XD
或許有人擔心漢堡太油或份量太多,Aniki也有三明治唷!
不只是主菜(漢堡、三明治)之類的口感與味道令人滿意,配菜部分也頗具「誠意」
薯條部分不但處理的外皮酥脆,內裡蓬鬆,同時份量也相當充足,讓同行的友人甚至發出「光吃薯條就夠飽了!」的評語
另外還有焗烤馬鈴薯皮也是一絕,只有吃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那種又脆又融合了起司芳香的口感
基本上,Aniki Burger我推薦給食量大,且喜歡肉汁在嘴裡噴發的人去吃
對於食量比較小的人,最好是結伴同行,不但可以享受不同口味,同時也不會有吃不完浪費的遺憾
Aniki Burger的地址:
檢視較大的地圖
推薦交通方式:捷運板南線,忠孝敦化下車
2011年5月6日
方便好用的D-Link DWR-530口袋型3.75G行動分享器
看到標題,會覺得名字很怪,對吧?「口袋型3.75G行動分享器」,有點饒口又有點長
我乍看到的時候也是覺得「明明手機都可以上網了,也可以直接連接電腦,為什麼還會特別需要一個行動分享器呢」
不過話說回來,智慧型手機連接網路之後,電力消耗實在相當大,如果還要搭配軟體搞個網路連線分享,
就得隨時注意電力是否充足,還要考量到是否有電源可以充電....壓力太大了....
就在思考一陣子之後,加上我實在偏好使用電腦而非手機操作(另一點是我偶爾會忘記充電或忘記帶手機...)
還是選擇敗了這台D-Link DWR-530口袋型行動分享器。
這是盒裝,看起來很大齁,事實上也差不多硬碟紙盒大小,裡面的配件不多,主要是分享器一台、電池、電源插座與連接線(USB)還有說明文件等。就讓我們接著看看本尊吧!
其實產品本身是相當小的唷~基本上,可以把它想成是一支迷你手機,只是不能撥打電話而已!
就讓我來比較一下一張CF跟他的大小吧
就在裝上SIM卡跟電池之後,我便興沖沖地開始打算測試傳輸速度啦!!
但是在這之前,總是要開機跟設定...>_<
ㄟ,不對,其實安裝也還蠻快的!安裝完驅動程式跟管理軟體才花了我不到10分鐘,跟某些大部頭的管理軟體而言算很輕量化了
不過我也是很笨,當我一邊安裝一邊翻閱說明書時,才想起來DWR-530有網頁管理介面...(那我安裝軟體幹嘛?)
管理軟體能做的,網頁上也都能做...因此如果只是把它當「無線分享器」使用的話,可以直接透過網頁管理就好。
我覺得這應該是這台DWR-530最大的特點了,就是可以透過硬體式的開關切換,就變更成無線分享器或無線網卡
因此對我來說,操作更為簡單方便,可以說只要把SIM卡裝上去,充好電,就可以在很多地方一同分享網路,超級適合我閒不著的個性。
而DWR-530在切換成不同模式的時候,面板上的燈也會有不同的呈現,因此光是看面板就可以知道他目前的狀態如何了。
用鋼琴烤漆的面板...實在害我很怕刮傷...~_~
不免俗地還是要談談管理軟體
這次的管理軟體設計的比較視覺化,而且提供直覺的操作方式
因此只要一點開就可以直接開始管理與操作,我甚至連說明書都沒看呢!(因為預設都設定好了)
講了一些特點,還是要來說說產品的一些小問題。
第一點,也是我最介意的一點,那就是發熱。既然是口袋型又是採用電池,發熱幾乎是所有這類產品免不了的通病,
事實上就是連我的HTC Desire HD也會發熱。但由於是採全塑膠的設計,重量減少很多,但也讓散熱變成另一種麻煩
就工作溫度來說,是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就覺得發熱很怪..
第二點是傳輸的部份。事實上這個我不應該對它有太大的苛求,因為這麼小的口袋型分享器還提供MicroSD插槽並支援FTP下載,是已經很有心的設計了。但是我找了一下都沒發現有更便利的FTP方式,最後還是只能用網芳去連線...這是比較可惜的一點。
最後補充一點,我在測試時是採用遠傳電信的3.5G上網專用SIM卡,傳輸速率約為23xKbps左右。
我乍看到的時候也是覺得「明明手機都可以上網了,也可以直接連接電腦,為什麼還會特別需要一個行動分享器呢」
不過話說回來,智慧型手機連接網路之後,電力消耗實在相當大,如果還要搭配軟體搞個網路連線分享,
就得隨時注意電力是否充足,還要考量到是否有電源可以充電....壓力太大了....
就在思考一陣子之後,加上我實在偏好使用電腦而非手機操作(另一點是我偶爾會忘記充電或忘記帶手機...)
還是選擇敗了這台D-Link DWR-530口袋型行動分享器。
這是盒裝,看起來很大齁,事實上也差不多硬碟紙盒大小,裡面的配件不多,主要是分享器一台、電池、電源插座與連接線(USB)還有說明文件等。就讓我們接著看看本尊吧!
其實產品本身是相當小的唷~基本上,可以把它想成是一支迷你手機,只是不能撥打電話而已!
就讓我來比較一下一張CF跟他的大小吧
就在裝上SIM卡跟電池之後,我便興沖沖地開始打算測試傳輸速度啦!!
但是在這之前,總是要開機跟設定...>_<
ㄟ,不對,其實安裝也還蠻快的!安裝完驅動程式跟管理軟體才花了我不到10分鐘,跟某些大部頭的管理軟體而言算很輕量化了
不過我也是很笨,當我一邊安裝一邊翻閱說明書時,才想起來DWR-530有網頁管理介面...(那我安裝軟體幹嘛?)
管理軟體能做的,網頁上也都能做...因此如果只是把它當「無線分享器」使用的話,可以直接透過網頁管理就好。
我覺得這應該是這台DWR-530最大的特點了,就是可以透過硬體式的開關切換,就變更成無線分享器或無線網卡
因此對我來說,操作更為簡單方便,可以說只要把SIM卡裝上去,充好電,就可以在很多地方一同分享網路,超級適合我閒不著的個性。
而DWR-530在切換成不同模式的時候,面板上的燈也會有不同的呈現,因此光是看面板就可以知道他目前的狀態如何了。
用鋼琴烤漆的面板...實在害我很怕刮傷...~_~
不免俗地還是要談談管理軟體
這次的管理軟體設計的比較視覺化,而且提供直覺的操作方式
因此只要一點開就可以直接開始管理與操作,我甚至連說明書都沒看呢!(因為預設都設定好了)
講了一些特點,還是要來說說產品的一些小問題。
第一點,也是我最介意的一點,那就是發熱。既然是口袋型又是採用電池,發熱幾乎是所有這類產品免不了的通病,
事實上就是連我的HTC Desire HD也會發熱。但由於是採全塑膠的設計,重量減少很多,但也讓散熱變成另一種麻煩
就工作溫度來說,是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就覺得發熱很怪..
第二點是傳輸的部份。事實上這個我不應該對它有太大的苛求,因為這麼小的口袋型分享器還提供MicroSD插槽並支援FTP下載,是已經很有心的設計了。但是我找了一下都沒發現有更便利的FTP方式,最後還是只能用網芳去連線...這是比較可惜的一點。
最後補充一點,我在測試時是採用遠傳電信的3.5G上網專用SIM卡,傳輸速率約為23xKbps左右。
2011年5月3日
訂閱:
文章 (Atom)